全区各相关事业单位: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20〕13号)关于“完善章程管理,健全治理机制”的精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办法(试行)》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完成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实际,为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和2021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填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备案表
区本级各事业单位法人需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要求填写本单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备案表,并将纸质版备案表报送至石拐区委编办(详见附件1)。今后凡是涉及设立登记、变更单位名称和法定代表人事项的事业单位法人需在提交变更登记的同时,向石拐区委编办同步报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备案表。
二、 探索制定事业单位章程(草案)
事业单位章程是事业单位对外开展活动的法律依据,为进
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法人规范化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推动改革精神落到实处,请区本级各事业单位按照章程管理制定要求、内容及程序(附件6),事业单位章程参考模板(附件7),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后运行情况,重新修订或积极探索制定本单位章程(草案),并将章程(草案)纸质版及电子版报送至石拐区委编办。
三、 事业单位法人2021年度报告公示工作
全区各相关事业单位应当于2022年1月1日至4月30日,登录“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的“事业单位用户服务”,使用事业单位二维码图片登录,上传年度报告及相关材料,除涉密等特殊情况外,事业单位无需再向石拐区委编办报送纸质版年度报告。石拐区委编办于2022年4月30日后将年度报告内容在石拐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详见附件2—5)。
请各单位严格按要求、按时限完成以上三项工作,务于2022年3月31日前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备案表纸质版及事业单位章程(草案)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至石拐区委编办。
联 系 人:薛美珍 王丽娟
联系电话:0472-8728133
邮箱地址:nmbtsgbb@sina.com
地 址:金政大厦A座329。
附件: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备案表
2.网上报送年度报告有关说明
3.《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填写说明
4.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申报操作手册
5.年度报告常见问题解答
6.章程管理制定要求、内容及程序
7.事业单位章程(参考模板)
中共石拐区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1月7日
附件1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备案表
单位名称 | |||
开户银行 | |||
银行账号 |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单位公章的印迹: | 法定代表人印章的印迹: | ||
单位财务章的印迹: | 法定代表人签字: |
备案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2
网上报送年度报告有关说明
一、提交材料
(一)《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
(三)上一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扫描版及Excel电子版)(需盖本单位财务章以及举办单位公章或财务章);
(四)有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业务范围不涉及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事项的除外);
(五)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
(六)住所证明(本单位出具即可);
(七)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文件。
注:以上需网上提交的相关文件,应提交原件,不能提交原件的,应提交加盖本单位印章的复印件。
二、报送程序
(一)报告书填写打印。事业单位通过二维码图片登录网上登记管理系统填写《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后下载打印。
(二)举办单位审查。将下载打印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及应提交的其他材料报送举办单位进行保密审查,由举办单位在年度报告书“举办单位意见”一栏签署“该年度报告书可以向社会公示”的审查意见。
(三)网上提交材料。事业单位登录网上登记管理系统,将应提交的全部材料扫描(或拍照)压缩后(使用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技术服务—相关程序下载—事业单位图片压缩工具,内含操作说明)上传并提交至石拐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注意:将举办单位审查签字盖章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原件扫描(或拍照)上传至“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文件”项)。
(四)登记管理机关审查。石拐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对事业单位提交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及相关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反馈审查意见。事业单位收到审查通过的信息后,即表示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报送成功。
(五)年度报告公示。石拐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在年度报告报送工作结束后,及时将《事业单位年度报告书》相关内容在石拐区外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其他事项
(一)已提交的年度报告在公示前,事业单位如需修改,可联系登记管理机关退回,并在5月31日前再次完成提交。
(二)事业单位公示的年度报告内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事业单位对年度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因信息公示产生的相关法律责任。
(三)事业单位应将《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及其他材料自行留存。年度报告公示结束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将根据《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办法(试行)》《包头市事业单位法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适时组织检查人员对年度报告公示内容进行随机抽查,并将抽查情况和结果向社会公示,如发现有违反登记管理规定有关情形的,将依法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处理。
(四)事业单位报送年度报告期间,如有登记事项发生变化急需办理变更登记的,请及时联系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相关变更登记,以免耽误年度报告的报送。
(五)涉密事业单位采取书面形式(不需要网上申报)报送《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及其他材料,并出具有关保密情况的报告。
(六)未按期报送年度报告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将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未按期报送名单向社会公示。
(七)未申领或遗失事业单位二维码图片的事业单位,请联系石拐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获取二维码图片。
(八)各事业单位的举办单位要切实做好所属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的保密审查工作,确保不泄密、不失密。同时,要督促所属事业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年度报告。
(九)了解年度报告其他有关事宜,可查阅“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
(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2年5月31日的事业单位,请于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工作结束后携带《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原件,尽快到石拐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换领新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注意:应注销未注销的单位,若在年度报告期间未完成注销还需进行年检!)
附件3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填写说明
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号。
2.( )年度:填写上一年。如:2022年1月1日至5月31日报送年度报告,应填写(2021)年度。
3.单位名称:填写本单位的第一名称全称,并加盖公章。
4.法定代表人:由法定代表人本人签名。
5.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载事项: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记的事项内容填写。
6.资产损益情况:按照本单位上一年度年末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合计”或“所有者权益合计”科目的年初数和年末数填写。
7.网上名称:填写在机构编制部门申请备案的中文域名名称,后缀为“.公益”或“.政务”。
8.从业人数:填写实有在职人数,不包括离退休返聘人员、短期临时工等。
9.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执行情况:填写上一年度是否按规定申请了变更登记;变更登记的具体内容及时间。
10.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填写上一年度以下情况: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无章程的略);
(2)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那些具体的业务活动;
(3)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用数字说明);
(4)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5)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11.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填写本单位业务范围涉及的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涉及多项的,应分别填写,并证明有效期。
12.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绩效”填写举办单位或有关部门对本单位的绩效考评及结果;“受奖惩”是否受到有关部门对本单位的奖励和惩处以及所受奖惩的项目,不包括针对职工个人的奖惩情况;“诉讼投诉情况”填写是否有诉讼及社会投诉及具体内容。
13.接受捐赠资助及其使用情况:填写本单位接受捐赠资助的数量、方式、使用方向和使用结果等。
14.事业单位委托意见:法定代表人本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注明日期。
15.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举办单位应当对事业单位填写的情况认真核查,加盖举办单位公章、注明日期,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签署如下意见,情况一:“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只盖公章未签署意见的视为此种情况);情况二:“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经保密审查,不能向社会公示。”(属于情况二的,应事先与登记管理部门沟通确认)。
16.填表人、联系电话和填报日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请勿漏填。
注意事项:表内涉及的数字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填写纸质文件应符合耐久性要求,用钢笔、签字笔(蓝黑或碳素墨水)或毛笔填写。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附件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申报操作手册
1.背景
为便于全市各级事业单位开展年度报告报送工作,熟练掌握报送年度报告的流程和操作步骤,制定本手册。
2.注意事项
2.1 操作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全市各级事业单位报送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时参照使用。
2.2有关说明
图片中所展示的数据为包头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模拟数据。
3.操作说明
3.1登录网站
登录http://www.gjsy.gov.cn/网站,如下图:
3.2登录系统页面
点击上图中的“事业单位用户服务”,进入“年度报告”登录页面,如下图:
选择“申请年度报告”。点击进入“年度报告登录口”,如下图:
3.3 选择登录方式
图片登录:请在本地调用登记管理机关发放的“二维码登录图片”,输入验证码后,点击登录。(如下图)
3.4登录系统(以图片登录方式为例)
点击“选择文件”,调用本地保存的“事业单位登录二维码”图片,输入“验证码”后,点击“登录”。(如下图)
登录后,进入“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文件列表”页面。如下图:
3.5填写年度报告书
(一)第一步填写年度报告书内容。打开文件1《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按照《年度报告填写说明》填写相关指标内容;完成后“确定”,“提交状态”系统自动改变为“待提交”。下载填写完成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后报举办单位进行保密审查。
(二)第二步上传文件。将文件2、3、4、5、6项按照文件名称分别上传相应文件。(注意:文件3(上一年度年末资产负债表)为Excel电子版,同时上传盖本单位财务章以及举办单位财务章或公章的纸质版扫描件);文件7上传经举办单位保密审查后加盖印章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3.6提交年度报告书
以上步骤完成后,点击“提交申报材料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即可。
附件5
年度报告常见问题解答
(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年度报告内容·材料目录·年度报告的程序)
1.什么是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年度报告公示是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对事业单位法人实施监督管理的基本形式。事业单位法人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5月31日,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执行《条例》和实施细则情况的年度报告,并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网站上向社会公示。事业单位法人对公示的年度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事业单位法人公示的年度报告内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事业单位法人在公示年度报告前,应当将《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报送举办单位进行保密审查,由举办单位出具确认该年度报告书可以向社会公示的审查意见。
2.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有哪些主要内容?
《实施细则》第六十六条及《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办法(试行)》第七条规定,事业单位报送的年度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载事项: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住所、法定代表人、开办资金、经费来源、举办单位等;
(二)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三)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四)资产损益情况;
(五)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六)绩效和受奖惩情况;
(七)涉及诉讼情况;
(八)社会投诉情况;
(九)接受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十)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3.如何填写《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电子版?
(1)《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载事项:由系统自动生成,无需填写;
(2)资产损益情况:分别填写本单位上一年度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合计”或“所有者权益合计”科目的数额;
(3)网上名称:填写后缀为“.公益”或“.政务”的中文域名;
(4)从业人数:填写实有在职人数,不包括离退休返聘人员、短期临时工等;
(5)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执行情况:上一年度是否按规定申请了变更登记,变更登记的具体内容及时间;未申请变更登记的填写“无”;
(6)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填写上一年度内以下情况:
①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
②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哪些具体的业务活动;
③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用数字说明);
④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⑤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7)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填写本单位业务范围涉及的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涉及多项的,应分别填写并说明有效期;
(8)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绩效”填写举办单位或有关部门对本单位的绩效考评及结果;“受奖惩”填写有关部门对本单位的奖励和惩处以及所受奖惩的项目,不包括针对职工个人的奖惩情况;“诉讼投诉情况”填写是否有诉讼及社会投诉及具体内容;
(9)接受捐赠资助及其使用情况:填写本单位接受捐赠资助的数量、方式、使用方向和使用结果等;
(10)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填写“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如经举办单位保密审查不能向社会公示,应事先与登记管理部门沟通确认)。
(11)填表人联系电话和填报日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请勿漏填。
4.事业单位法人在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时还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1)《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上一年度年末的资产负债表;
(3)有关资质认可或者执业许可证明文件(业务范围不涉及资质认可事项或者执业许可事项的不提交);
(4)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
(5)住所证明;
(6)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文件。
5.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的程序是怎样规定的?
(1)填写打印。登录年度报告公示系统填写《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后下载打印。
(2)举办单位审查。将下载打印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报送举办单位进行保密审查,由举办单位出具确认该年度报告书可以向社会公示的审查意见。
(3)网上提交。登录年度报告公示系统上传全部材料,并提交至登记管理机关。注意:务必将经举办单位审查盖章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原件扫描(或拍照)压缩后(使用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技术服务—相关程序下载—事业单位图片压缩工具,内含操作说明)上传至“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文件”栏。
(4)网上公示。每年5月31日之后,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将
直接在石拐区外网进行公示。
(5)材料存档。纸质年度报告由事业单位自行留存,以备后续监督抽查。
附件6
章程管理制定要求、内容及程序
一、制定要求
章程的制定应按照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科学民主管理与依法依规运行有机统一的要求,明确事业单位外部及内部权利义务关系,健全决策议事、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明确服务对象的权利和义务,构建运行顺畅、协调高效、充满活力的事业单位现代治理机制,更好保障公益目标实现。
二、制定内容
章程应至少包括以下12个要素:总则、宗旨和业务范围、党的领导、监督机制、举办单位、管理层、服务对象、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信息披露、终止和剩余资产处理、章程修改、附则(具体参考模板详见附件6)。
三、制定程序
1.动议起草。按照民主、公开的原则,试点事业单位成立由法定代表人或拟任法定代表人、管理人员代表,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相关专家学者等组成的专门起草组织,负贵章程草案的起草工作。事业单位不具备成立起草组织条件的,由举办部门成立起草组织。
2.研究制定。章程制定过程中,起草组织应当加强与举办单位、区委编办等的沟通;对涉及事业单位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管理体制,以及关系全体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征求意见、充分论证。充分反映举办者、管理者、单位职工和服务对象的要求与意愿,使章程起草起到凝聚共识、促进管理、增进和谐的作用。
3.审核报备。章程草案经试点事业单位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策机构审议通过后,提交举办单位核准,报送区委编办备案。章程草案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举办单位和机构编制部门应当要求事业单位修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内容与机构编制管理事项、依法核准或预核准的法人登记管理事项不一致的;存在其他需要修改或规范的事项的。
4.生效公开。经核准的章程文本为正式文本,自核准之日起生效。事业单位应当发布章程的正式文本,并向本单位职工和社会公开。
5.修订变更。事业单位发生合并、分立,或者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举办单位与管理体制变化等重大事项的,依据章程规定的程序,对章程进行修订。事业单位章程的修订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审议无异议的经举办单位审查核准后,报送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并重新发布章程,原章程自发布后自动失效。
附件7
包头市事业单位章程
(参考模板)
第一章 总则
主要包括章程制定依据、章程的效力、名称、机构性质、住所、经费来源、开办资金、举办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事业单位领导体制、类别。
名称为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名称,含挂牌,可以明确英文名称;登记管理机关为同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和主办单位;领导体制是指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或是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等。
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应当与机构编制部门依法核准的法人登记管理事项一致。
第二章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可以包括事业单位宗旨、业务范围、功能任务、基本设置、总体目标等。
事业单位宗旨是指举办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主要职责是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的事业单位承担的主要职责。业务范围不超出登记管理机关核准或预核准的登记业务范围,业务范围如有涉及资质认可事项或者执业许可事项的,应与相应的资质认可证明或者执业许可证明确认的业务事项相一致,且应载明行业资质证书名称全称、证书号和行业许可内容、项目。
第三章 党的领导
依据不同体制,主要对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作出规定,对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和程序加以明确。包括党的领导、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和党务工作机构、经费保障、党组织研究讨论单位重大问题的运行机制和责任边界等内容。
可以具体明确党委、党委委员、党的基层组织、纪委、纪委委员等的职责和权力边界。
第四章 监督机制
主要内容包括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有关法律法规监督情况等。明确纪检、审计监督职能,深化行业作风建设。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和单位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工作的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保障单位经济运行安全。加强行业自律,单位内部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制度,按照各项规定制度运行并自我监督。
第五章 举办单位
主要内容是举办单位对事业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举办单位为多个的,还应当明确举办单位排序、出资比例、出具证明文件等。
第六章 管理层
主要内容包括事业单位的决策机构及其职责、产生方式,行政负责人的职权,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内部组织机构设置、职工代表大会、员工职权以及内部运行管理等。
事业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后,取得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资格。组织机构的设置应当遵守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符合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明确各层级之间的职责权限、管理程序和运行规则。
第七章 服务对象
主要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的权利、义务以及服务对象参与管理的具体途径、方式和运行机制。
第八章 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主要内容包括事业单位实行的财务会计制度,资产管理的原则,接受捐赠、资助的规则和使用办法,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监督制度。
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国有资产、税务、价格和人员工资、社保、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九章 信息披露
主要内容列明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包括根据实际情况载明信息公开的种类、内容、对象、范围、时限及方式等。
第十章 终止和剩余资产处理
主要内容包括事业单位终止的具体情形、程序、清算工作要求、注销登记、剩余资产处置方式等。
第十一章 章程修改
主要内容包括章程修改的条件和程序。
第十二章 附则
主要包括章程表决通过的时间、解释权、生效日期等。